说起国人修身之道,《礼记·大学》有云:“古之欲明显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,致知在格物。物格尔后知至,知至尔后意诚,意诚尔后心正,心正尔后身修,身修尔后家齐,家齐尔后国治,国治尔后天下平。”其译文大意为:君子要通过明确自己的信念和目的,来让自己头脑清醒,是非曲直明白。
正念明白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,努力断恶修善,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,有智慧了。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谋划好了。
家庭是国家的缩影,把自己的家庭谋划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。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,那么他(她)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,天下太平。是以,中国古代帝王将相、文人学士们多以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为毕生之追求!而近现代中国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们之所以乐成成仁,得以在人类历史的滔滔长河中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,修身正己都必不行少!如何修身养性?这是个大问题,对于今世人而言,更是个浩劫题!诸葛孔明(图片泉源于网络)正如诸葛亮在《诫子书》中云:“良人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平静无以致远。
”是说:君子的行为操守,需以平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,以节俭来造就自己的品德。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,不清除外来滋扰无法到达远大目的。春秋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中也说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”是说:人在富贵时,能使自己控制而不浪费;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;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,这样才是大丈夫。
而在春秋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中更是点出了君子修身之难,需“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,如临深渊。”意思是说:君子修身讲求审慎,犹如脚踩在薄薄的冰面上,或站在悬崖边上一样,时时唯恐失坠。孟子像(图片泉源于网络)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,在商品经济高度蓬勃的今天,欲望无处不在!今人修身之难更超以往,我们又该从何说起,从何入门?简读君今天推荐的这套中国人修身养性三大经典读本:《小窗幽记》、《菜根谭》、《围炉夜话》,就是很是不错的选择。
它们是劝世读本,说话优美隽永又浅显易懂,其中所举的例子亦生动生动,引人入胜!它们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之英华,被视为古典文学里的典雅大成者,修身养性读物的上上之选!……这些魅力都是其成为传世经典的重要原因。一、《菜根谭》(明)洪应明著“菜根”一词源自北宋学者汪信民的一句“咬得菜根,百事可做”。
其大意是说:一小我私家只要能适应清贫艰辛的生活,以后无论做什么事,都市有所成就。明代学者洪应明在见到这句话后便有感而发,就去菜根的意思,定“心安茅屋稳,性定菜根香”为中心思想,写下了流传至今、长盛不衰的经典菜根语录《菜根谭》。
,此书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英华,深入浅出的为什么我们讲述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和哲学,是难过的一本奇书。谈起达观处事之道,书中说:栖守道德者,寥寂一时;依阿权势者,凄凉万古。达人观物外之物,思身后之身,宁受一时之寥寂,毋取万古之凄凉。其大意是说:我们做人要恪守道德底线,即便在社会上受到冷落,但孤苦寥寂也是一时的;而那些攀龙趋凤,依附权势的人,虽然一时看起来风景无限,但终究为人所不齿,不是民心所向,早晚都市陷入凄凉孤苦的田地。
书中更是趣话连珠,例如:静中静非真静,动处静得来,才是性天之真境;乐处乐非真乐,苦中乐得来,才是心体之真机。宠辱不惊,闲看庭前花着花落;去留无意,漫随天外云卷云舒。
宁为小人所忌毁,毋为小人所媚悦;宁为君子所责备,毋为君子所包容。二、《小窗幽记》(明)陆绍珩著《小窗幽记》为唐代隐逸诗人陆龟蒙后裔——陆绍珩所著。他曾发愿:一愿识尽世间好人;二愿读尽世间好书;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。
天启年间,陆绍珩漂泊北京,睹世态俗情,胸中块垒顿生。于是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唐书》等五十余部经史子集中,撷取精妙辞句,集结成书,用以自娱。《小窗幽记》全书分为醒、情、峭、灵、素、景、韵、奇、绮、豪、法、倩十二卷,共一千五百余则。
内容涉及修身、养性、立言、立德、为学、致仕、立业、治家等各方面,正合人生十二味,中国人的处世、生活智慧都在其中。书中文字清雅,格调超拔,论事析理,独中肯綮,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。
细读之,唇齿辗转间,有醉意,有古意,有剑意,有侠气。例如:一小我私家发展之路往往充满荆棘和崎岖,面临难题和逆境,《小窗幽记》告诉我们, “知天地皆逆旅,不必更求顺境”,既要正视眼前的难题,又要不安于现状,有改变逆境的信心与刻意。
只有这样才气具备面临层出不穷的变化应付自如的能力。正所谓“士人有百折不挠之真心,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”!而真正的达观之人,他们经常:处在灾祸之中而不忧不惧,居住福禄之内却不骄不躁,知道那幸福与灾祸都在于自己一人的所作所为和人生观如何。在面临难题时,应坚持自己的目的。
行动的目的越明确,意志体现的水平越高,就能自觉克服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。而目的的实现应既要有利于自己,也要能使他人从中获益。三、《围炉夜话》(清)王永彬著《围炉夜话》是清代著名文学品评家王永彬著作的儒家通俗读物。
王永彬,人称宜山先生,王氏后人称其宜山公, 一生履历了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、同治五个王朝。他涉猎广泛,在著述授业之余,经史诸子书法医学皆习,尤好吟诗。其同郡文友王柏心为其撰写《勅授修职郎宜山王公传》纪录:“公著述外,尤好吟咏,与高安周柳溪、彝陵(夷陵)罗梦生结诗社,号吟坛三友”。王永彬为人不爱荣华富贵,生性纯茂冲远。
光绪《荆州府志·卷五十。
本文来源:m6米乐-www.hnqmxgg.com